艳阳高照,万里无云,戈壁滩上,不见人烟,这是位于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阿拉善左旗通古淖尔初夏最寻常的景象。近日,中国绿化基金会和希捷公司在这片戈壁滩上启动了希捷内蒙古阿拉善生态示范林项目,将在阿拉善盟戈壁滩上人工种植梭梭一千余亩,改善该地区的荒漠化程度。
阿拉善是我国沙尘暴主要发源地之一,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沙漠占了三分之一,一年365天中有127天是扬沙天,从这里发起的沙尘暴可以乘风蔓延到北京、韩国,甚至日本和美国西海岸。阿拉善行署秘书长刘宏说,阿拉善盟以及该地区生态保护对于维持中国整体生态平衡具有关键性作用,国家非常关心阿拉善沙漠化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近年来,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局部地段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目前贺兰山53万亩天然次生林、1500万亩梭梭林、额济纳45万亩胡杨林是阿拉善盟重要的生态屏障。
但阿拉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任务依然非常艰巨,仍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为什么选择在阿拉善种梭梭林?阿拉善盟林业局副局长乔永祥说,在茫茫无边的沙漠上,梭梭树是征服沙漠的先锋,它能在自然条件严酷的沙漠上生长繁殖,迅速蔓延成片,固定沙丘,木材还能做燃料。
种植梭梭苗行动开始,挖坑、栽苗和浇水,一穴种植一棵梭梭苗,培一遍沙土,用脚踩实,再培一遍后,将梭梭苗向上揪一下,让它的根舒展开。最困难的环节是浇水,一棵梭梭苗成本大约一毛钱,每亩地最少要种45棵梭梭苗,每棵苗需要浇灌三次水,每次40至50斤,在滴水贵如油的阿拉善地区,每次浇水都需要用大水车从城里拉水过来。乔永祥说,梭梭树的种子只有针尖那样小,被认为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种子,因为它只能活几个小时。
但是它的生命力很强,只要有一点点水,在两三个小时内就会生根发芽。在荒漠上植树造林,关键是管理。
但是在阿拉善,平均1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人,如此大面积的管理如何可持续?中国绿化基金会企业合作处负责人黄红说,这几年我们开始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鼓励当地人在梭梭套种肉苁蓉这种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用经济手段保护梭梭林,也给当地人带来更多的收入。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说,一棵梭梭苗需要生长3年后才能在它的周围播种肉苁蓉的种子,收获也要在3年后。
作为国内首家进行苁蓉产品研制开发和梭梭、肉苁蓉人工栽培的民营企业,该公司采取企业+农户+基地+科技的模式,成立了沙产业合作社、肉苁蓉行业协会,通过人工肉苁蓉的大规模规范化种植,使得梭梭和白刺寄主植物及肉苁蓉、锁阳、苦豆子等沙生药用植物人工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农牧民户均增收1万多元。目前公司正在进行GAP基地认证工作,为今后全盟规范化的人工种植沙生植物先行示范试验。从一粒比针尖还小的梭梭种子长成几米高的树木至少需要3年,一根肉苁蓉从一粒种子到长成能加工的药材也要3年。从单纯种植梭梭防风固沙到利用当地独特资源开发沙产业,推动治沙产业的良性循环,内蒙古阿拉善盟在防沙治沙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记者陈颐)。
本文来源:云开·体育全站APPkaiyun-www.mark86.com